2011-10-08

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一個最後幾乎全場都站起來拍手不止的音樂會,七十八歲的Abbado整場背譜,帶著一個要細則精緻的無話可說,要厚實則張力滿分的琉森交響樂團,這從六點半開始排隊,到十一點半結束音樂會的夜晚,回家路程配著金光閃閃的鐵塔,說有多值得就有多值得,漲的滿滿的。


  大概很開始的大學生活還在幻想音樂評論這條路,什麼時候開始覺得是隻青蛙嘛,根本沒有辦法想像一天能自信的去評論後,突然放鬆,聽音樂會就越來越愉快了。所以,只打算紀錄,也只有本事紀錄,紀錄一些連文字都好像記不起來記不完全的美好瞬間。




Samedi 8 Oct - 21H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Symphonie No.35

entracte

Anton Bruckner (1824 - 1896)
Symphonie No.5


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Cloudio Abbado, direction


  Mozart就像是一道清爽而古典的前菜,Abbado拉著滑順且從頭至尾都沒有斷掉的線條,小聲時候精細的就好像只剩下一個人在台上一樣,定音鼓的音色相當古典,是低調但是很工整的Bass,大概是鼓的不同,棒子又拿的比較軟,和上次Orchestra de Paris演天方夜譚Macarez的音色完全天壤之別。總結就是驚喜的好想大喊:這就是我心中的維也納啊(雖然只有去過薩爾茲堡),真的覺得可以看到松鼠在森林裡面奔跑呀,可愛極了。


  下半場椅子排的好滿,好像有莫札特兩倍的樂團人數在台上一樣,Bruckner剛開始的Bass solo不知道為什麼讓我手心直冒汗,接著好多小聲或撥絃的地方都覺得一個樂團的質感莫過於如此這般的細節,想起小學以前自然課時候剝雲母片的樣子,一層一層,到最後只剩下透明薄薄一片,那麼難以置信的精緻。最喜歡的第二樂章,Abbado一開始指銅管solo,根本就是玩一顆不會從手上掉下來的水晶球嘛(之前和Lily去跑步時候在家裡附近看過,那是很美麗的特技),大概真的到第二樂章後面才開始看懂指揮。反正只是不負責的心得感想,就要說我心中的阿多多老先生,就是溫暖細膩充滿了自然的線條感,同時又有厚實力量的指揮,數次讓我熱淚盈眶。


  最後就是Bruckner好多片段都讓我想到Paul Auster的紐約三部曲,那是用上小說這樣篇幅和劇情的堆積才能營造的時間感,事實上,能用文字描述的了的時間,那都還只是能夠被描述到的(花了很多時間去抗拒這件事情,那時候沒有發現自己很笨,戰文字和音樂的層次實在太無聊了)。可是音樂的的確確是時間的藝術啊,特別聽交響樂團時候,真的感到臨場的幸福,我想,能在好的樂團工作便是至高的富有。

4 則留言:

  1. 最近的一些感想:
    文字和音樂, 最近的時刻是氛圍, 最遠的時刻是翻譯.

    回覆刪除
  2. Lucerne是個大師雲集的樂團啊

    回覆刪除
  3. Re: 阿鄉 <309110540909506274>
    因為他們都是時間的藝術
    關於文字的當下
    對我來說也是刻劃時間的美。

    回覆刪除
  4. Re: C.L. <9090169210957010409>
    的確如此噢!

    回覆刪除